经管学院、各学部:为了实施2019次本科毕业实践环节教育,加强2019次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的管理,保证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的质量。工作要早点开始,早点准备,早点执行,通知您2019次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的相关事项。一、2019届毕业设计(论文)整体要求(一)加强组织领导,宣传动员各院(系)成立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指导小组,全面负责毕业设计(论文)教育的环节。各学院要加强对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的指导和管理,做好宣传动员工作,充分认识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。确保毕业设计(论文)的前期配置、中期检查和后期品质检查,在整个过程中监视工作的进展和质量。
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按时完成,保证质量和数量。(二)认真选拔指导教师,强化责任意识,提高指导水平。1、各院(系)责任感强,学术水平高,实践能力强,教学经验丰富,有中级及以上职称,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指导毕业设计。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,增强责任意识。向各院(系)提出要求。的教授、副教授必须参加本科生的毕业设计(论文)指导工作。
2、指导教师人均学生人数原则上文科、经济、管理类等学科不超过10人,工科不超过8人。3、鼓励校外单位尤其是实习基地采用中级以上职称(包括中级)的研究人员、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毕业设计(论文)的指导活动,本专业讲师以上的教师负责第二指导者,掌握进度和要求,调整相关问题。
4、加强毕业设计(论文)指导教师管理,采取有效措施,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。进行必要的指导训练和经验交流活动,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。
随时掌握指导教师的学生指导情况,发现并解决指导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。(三)严格选择问题,保证质量。1、毕业设计(论文)问题与生产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,符合专业培养要求。符合学生的专业要求和实际能力。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独立完成。
2、根据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合格评价指标的要求,各专业至少应保证50%以上的毕业设计(论文)在实验、实习、教师研究、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。3、鼓励学生以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论文、专利、获奖学术作品以及各级创新项目成果等为主题开展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。4、各学院(学部)的毕业设计(论文)指导小组对各研究室申报的课题进行组织论证,经过审查的批准供学生选择。
、选题程序的第一步:学院在教研室安排毕业设计(论文)的指导任务,指导教师,根据专业性和各自的研究专业制作设计(论文)主题,介绍课题的研究方向、目标及对学生的要求等。各学院(学部)的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审查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主题。
选题结束后,各学院(学部)应填写“本科生毕业论文(设计)主题选择汇总表”,并报教务处备案。第二阶段:指导教师关于课题性质,向学生说明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,提出明确的研究方法和量化的工作进度,填写“本科生毕业设计(论文)任务书”,任务书必须明确学生的工作内容、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不知道。
(四)加强质量意识,做好过程监测,完善质量评估标准,各学院加大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研究深度,根据各学科、专业特点,建立一套质量评估系统,完成毕业设计(论)。句子)的管理。2、加强开题管理学生,选定主题,接受课题研究任务后,看相关文献认真填写《开题报告书》,指导教师针对问题情况认真检查,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写法是否符合规范和开题要求确认是否合格,认真签署完整、详细的指导意见,通过教学院(学部)的审查。之后可以进入课题研究的工作。3、抓紧检查做好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过程,重点检查学风、工作进度和教师指导情况,确保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有序推进。
4、作为学术信用检查的一环,应当加强毕业设计(论文)的管理,实事求是。学生的毕业设计(论文)正文都要在定稿前通过“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查系统(PMLC)”反复进行率检查。
内容的重复率超过30%的论文需要修正。5、抓紧审查、答辩和评分,各院成立答辩委员会,认真进行毕业设计(论文)的审查和评分,组织答辩工作。学生的毕业设计(论文)成绩评价:指导教师的成绩占50%,同行专家的审查成绩占20%,答辩团队的评价成绩占30%。
(五)采用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系统,加强信息化管理毕业论文(设计),统一利用广东理工学院的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系统。这个学期全校有统一使用的功能。有选择题、任务书的下达、开题、中期检查、论文提交等。因为
没有进入系统,所以如果不实施决定题目的学部,就不能管理后续的设计毕业(论文)成绩。各院(学部)请事先做好使用系统的训练。我保证各阶段都能顺利进行。二、各阶段工作时间的安排(一)第七学期的第二~四周(2018年9月21日~2018年10月12日),开始阶段。
院(学部)开展了动员活动,组织学生“毕业设计怎么进行?”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指导小组。确定指导教师,建立审查问题的工作小组。进行审查问题的安排。进行广东理工学院的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系统的教育。第6~7周(2018年10月12日-2018年10月19日),选拔阶段。
指导教师申报课题。学院(学部)组织课题的论证。学生调查课题。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。指导教师确定主题的结果。第8~10周(2018年10月22日-2018年11月9日)是开题阶段。指导老师写任务书,传达给学生。学生填写开题报告,交给指导教师。指导教师的审查和开题报告。
教务处组织任务书,开题报告的学校级抽查。第11~18周,流程指导阶段。学生报告任务进度信息,指导教师确认任务进展情况。
其中第16-17周,系组织毕业设计(论文)中期检查,教务处组织学校级抽查。(二)第8学期的第1~9周是过程指导阶段。
学生报告任务进度信息,指导老师确认工作进展情况。第6~7周,论文的审查、审查。
学生提交论文。指导老师指定论文。老师审查论文。第8周进行检查。
各学院(学部)对毕业设计(论文)进行检查和测定。第9周,答辩阶段。
院(学部)进行答辩资格审查,院(学部)答辩指导小组安排答辩,组织答辩,学生提交两次论文,答辩小组秘书整理答辩记录,学院(学部)提交成绩。第10~12周,学院的采样评价阶段。学生、指导老师申请审查。
3、资料提交要求(一)2018年12月21日前,各院(本科)必须提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资料。1、2019期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计划。2、“广东理工学院毕业设计(论文)主题选择汇总表”、3、“广东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指导教师一览表”、4